那天的课堂上,阳光洒进窗户,照在我们焦虑的脸庞上。英语老师发下了我们上次作业的分数,教室里顿时陷入了一种低沉的气氛。我一直以为自己的作业写得不错,然而,分数却让我大失所望。看着同学们面面相觑,不禁心里的压力倍增。
随着课后时间的推移,我的挫败感逐渐演变为愤怒。忽然,有同学开始小声讨论起作业的评分,声音越来越大,气氛也愈加紧张。终于,我忍不住了,朝着老师喊道:“为什么我的分数这么低?”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,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我和老师身上。我站起身,大步走向讲台,愤愤不平地指着老师的评分标准,质疑他的公正性。
老师看着我,面露震惊,这种突如其来的反应出乎他的意料。他似乎想要解释,却因我那股愤怒的神情而一时语塞。我并没有给他解释的机会,指着自己的作业,我心中的委屈如潮水般涌出:“我明明按照要求完成了所有的内容,为什么还得不到好成绩呢?”
面对这种情况,老师终于冷静下来,开始为我分析每一部分的评分。他没有生气,而是耐心地告诉我,问题出在我的表达和逻辑上。这让我更感沮丧,心中不断想着:“明明是他没有看懂,我的努力一文不值!”
这种心态让我愈发激动,我甚至感觉到自己快要失控了,尽管理智在心底提醒我冷静。正当我情绪失控,准备提出更激烈的质问时,老师却微微一笑,邀请我坐下,和我进行一场面对面的交流。他告诉我,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,面对不满与挫折,反而是成长的机会。
这句话像一缕温暖的阳光,照亮了我心中阴霾。我意识到,问题的核心并不是分数本身,而是我在这个过程中缺乏的沟通和理解。通过与老师的对话,我渐渐平复了情绪,反而对他的指导充满了感激。
最终,我在这场“对峙”中获得的不只是分数,还有对学习的重新认识。与其将个人的挫败归咎于他人,不如在过程中勇敢地去倾听与反思。